骨肉简介

"骨肉"作为汉语词语,本意指人体的骨骼与肌肉,引申为身体整体,最早见于《礼记·檀弓下》"骨肉归复于土"。其核心语义延伸为比喻至亲血缘关系,《吕氏春秋·精通》用"骨肉之亲"形容父母子女间不可分割的亲情纽带。该词衍生出"情同骨肉""亲如骨肉"等成语,强化了其在汉语中表达亲密亲属关系的文化内涵。现代语境中既保留生理结构本义,也常用于形容海峡两岸同胞等抽象情感联结。

曹于汴·骨肉的诗句(共1句)

【生卒】:1558—1634
【介绍】: 明西安邑人,字自梁。万历二十年进士。授淮安推官,入为吏科给事中,劾罢两京兵部尚书田乐、邢玠等。光宗即位,迁左佥都御史,佐赵南星京察。进左副都御史。天启四年,为魏忠贤党所诬,削夺。崇祯元年,拜左都御史,振举宪规,约敕僚吏,仕路为清。后遭高捷、陆澄源等相继弹劾,谢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