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简介

故国是汉语书面词汇,多见于古典文学,属文化术语类词条,拼音为gù guó。该词核心语义包括历史悠久的国家、祖国与故乡三义,衍生义项涵盖旧都、古战场及前代王朝等文化概念。

其语义随语境变化:《孟子》以"故国"强调政权根基,丘迟《与陈伯之书》借旗鼓意象抒发家国情怀;杜甫作以"故国人"投射乡愁,苏轼"故国神游"怀古赤壁李煜"不堪回首"则暗喻亡国之痛。古籍亦载"复故国"特指恢复封邑,南宋时期特指汴京旧都。通过典籍与诗词的多维运用,该词形成承载历史记忆与故土情感的核心意象。

词源起先秦文献,初指具有世臣传统的古国。汉唐后逐步扩展至文学领域,唐宋诗词中发展为兼具地理空间与时间维度的抒情载体。语义演变与中国历史事件、文人书写传统深度交织,成为古典文学中家国叙事的重要符号。

孟浩然·故国的诗句(共1句)

孟浩然的诗词曲代表作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王维合称为“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