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负”是汉语词汇,拼音为gū fù,意为亏负他人或违背期望,使希望落空,既指对他人好意、信任的错误对待,也包含对自身责任的背离。
其内涵包含两方面:一是客观层面的亏欠,如未达期待或浪费机会;二是主观层面的违背,如背弃承诺或无视善意。该词常用于表达愧疚与遗憾,亦用于批评失信行为,如“辜负公众信任”。历代文学作品多借其渲染情感,如李商隐“辜负香衾事早朝”、关汉卿“各辜负了星前月下咒”等。
该词最早见于唐诗,宋元时期广泛运用于戏曲、诗词,明清至近现代沿用不衰。古籍如《玉照新志》《红楼梦》均载其用例,巴金、老舍等现代作家亦借其刻画心理与社会关系。其语义核心“亏负”贯穿古今,成为汉语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