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简介

断肠(拼音:duàn cháng,注音:ㄉㄨㄢˋㄔㄤˊ)是汉语中表示极度悲伤或思念的词语。其本义指肠断折的生理状态,后引申为比喻极度的精神痛苦,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如李白《清平调》中"枉断肠"即用此意象。该词语存在同义异形词"绝肠"(jué cháng)及相关衍生词"断肠"等。

朱淑真·断肠的诗句(共2句)

朱淑真的诗词曲代表作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