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肠简介

断肠(拼音:duàn cháng,注音:ㄉㄨㄢˋㄔㄤˊ)是汉语中表示极度悲伤或思念的词语。其本义指肠断折的生理状态,后引申为比喻极度的精神痛苦,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如李白《清平调》中"枉断肠"即用此意象。该词语存在同义异形词"绝肠"(jué cháng)及相关衍生词"断肠"等。

曹唐·断肠的诗句(共1句)

曹唐的诗词曲代表作

曹唐唐代诗人。字尧宾。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初为道士。返俗后,屡举进士不中,或大和中进士。后为邵州、容管等使府从事。工,与杜牧、李远等友善。所作《游仙诗》,意境绚丽,颇为世传诵。又作《病》诗以自况,颇传于时。咸通(860~874)中,为使府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