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是出自晋代陶渊明《饮酒》诗的汉语词语,原指种菊花的地方,后逐渐演变为菊圃的代称。
该词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句成为文人常用意象,唐代杨炯《庭菊赋》、宋代柳永《玉蝴蝶·重阳》等作品均以“东篱”指代菊圃。
菊花作为意象符号,与陶渊明种菊、写菊的行为共同构成了其隐逸志趣的载体。
其概念起源于陶渊明隐居生活场景,宋代陆游在《东篱记》中记载了开辟舍东菊圃并命名“东篱”的经历,通过《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自注进一步确认圃名。
刘商,字子夏,徐州彭城县人。唐代诗人、画家。大历(766年—779年)年间进士。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刘商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刘商的很多诗歌。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