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简介

东篱是出自晋代陶渊明饮酒的汉语词语,原指种菊花的地方,后逐渐演变为菊圃的代称。

该词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句成为文人常用意象,唐代杨炯《庭菊赋》、宋代柳永玉蝴蝶·重阳》等作品均以“东篱”指代菊圃。

菊花作为意象符号,与陶渊明种菊、写菊的行为共同构成了其隐逸志趣的载体。

其概念起源于陶渊明隐居生活场景,宋代陆游在《东篱记》中记载了开辟舍东菊圃并命名“东篱”的经历,通过《读吕舍人诗追次其韵》自注进一步确认圃名。

李昉·东篱的诗句(共1句)

李昉(925年-996年222日),字明远,(《直斋书录解题》作明叔 ),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
后汉时期,李昉登进士第。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李昉效法白居易,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