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简介

刀笔原指中国古代用于竹简刻字修误的书写工具,由刀与笔构成,后引申为代指公文、法律文书及诉讼文字,多含贬义。其名源于以刀削改错字的书写方式,常见于古代公牍文献。

作为工具组合,刀用于刮削修改竹简错字,笔用于书写,二者共同完成文书制作。汉代起,“刀笔”渐成处理案牍的文职官吏代称,如《史记》所载“刀笔吏”。宋明时期扩展至奏议、尺牍,如杨亿《中刀笔集》及《水浒传》中“刀笔精通”的宋江。

该词起源可追溯至先秦竹简书写传统,秦汉时期确立工具组合功能。魏晋至明清,“刀笔”从实用工具演变为职业符号,常见于诗词典故,如陆游“事刀笔不如小吏”、沈采《千金记》“刀笔之流”。出土竹简与书刀实物印证其作为文化术语的双重内涵。

陆游·刀笔的诗句(共1句)

陆游的诗词曲代表作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