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简介

淡淡,汉语词语,拼音为dàndàn,原指颜色浅淡或水波微动之貌,后扩展至形容情感态度淡泊或漫不经心。

词义包含三重维度:视觉上指色彩浓度低,如“淡淡霞”“淡淡”;情感层面表露疏离或随意,如陆游“与人元淡淡”及《红楼梦》“淡淡相对”;自然现象中描绘水波隐约荡漾,如潘岳“绿池泛淡淡”。其语义网络还涵盖气味清淡、光线微弱等衍生用法,并常以叠词形式构成“平平淡淡”等成语,强调普通或浅显的特征。

该词演变可溯至先秦,《列子·汤问》已用“淡淡”表隐约状;晋代潘岳以之摹写水纹动态,唐代杜甫晏殊将其引入景物与情感书写;明清小说如《红楼梦》进一步固化人际交往中的冷淡意涵,形成现代常见用法。通假“澹澹”的用法亦见于曹操李白作中。

郑善夫·淡淡的诗句(共1句)

郑善夫的诗词曲代表作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又号少谷子、少谷人等,闽县高湖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明代官员、儒学家(阳明学)。弘治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辞官。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以谏南巡受杖。嘉靖初,起为南京吏部郎中。善书,诗仿杜甫。著有《郑少谷集》、《经世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