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简介

淡淡,汉语词语,拼音为dàndàn,原指颜色浅淡或水波微动之貌,后扩展至形容情感态度淡泊或漫不经心。

词义包含三重维度:视觉上指色彩浓度低,如“淡淡霞”“淡淡”;情感层面表露疏离或随意,如陆游“与人元淡淡”及《红楼梦》“淡淡相对”;自然现象中描绘水波隐约荡漾,如潘岳“绿池泛淡淡”。其语义网络还涵盖气味清淡、光线微弱等衍生用法,并常以叠词形式构成“平平淡淡”等成语,强调普通或浅显的特征。

该词演变可溯至先秦,《列子·汤问》已用“淡淡”表隐约状;晋代潘岳以之摹写水纹动态,唐代杜甫晏殊将其引入景物与情感书写;明清小说如《红楼梦》进一步固化人际交往中的冷淡意涵,形成现代常见用法。通假“澹澹”的用法亦见于曹操李白作中。

王涯·淡淡的诗句(共1句)

王涯(764~835)字广津,西太原人。唐代大臣,诗人。约生于唐代宗广德二年,卒于文宗太和九年,年约七十余岁。博学工文。梁肃异其才,荐于陆贽。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擢进士,又举宏辞。再调蓝田尉。久之,以左拾遗为翰林学士,进起居舍人。元和时,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穆宗立,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文宗时,以吏部尚书代王播总盐铁,为政刻急,始变法,益其税以济用度,民生益困。“甘露之变”发生,王涯被禁军抓获,腰斩于子城西南隅独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