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简介

淡淡,汉语词语,拼音为dàndàn,原指颜色浅淡或水波微动之貌,后扩展至形容情感态度淡泊或漫不经心。

词义包含三重维度:视觉上指色彩浓度低,如“淡淡霞”“淡淡”;情感层面表露疏离或随意,如陆游“与人元淡淡”及《红楼梦》“淡淡相对”;自然现象中描绘水波隐约荡漾,如潘岳“绿池泛淡淡”。其语义网络还涵盖气味清淡、光线微弱等衍生用法,并常以叠词形式构成“平平淡淡”等成语,强调普通或浅显的特征。

该词演变可溯至先秦,《列子·汤问》已用“淡淡”表隐约状;晋代潘岳以之摹写水纹动态,唐代杜甫晏殊将其引入景物与情感书写;明清小说如《红楼梦》进一步固化人际交往中的冷淡意涵,形成现代常见用法。通假“澹澹”的用法亦见于曹操李白作中。

曹雪芹·淡淡的诗句(共1句)

曹雪芹的诗词曲代表作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