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是汉语标准词汇,读音为cāng hǎi,核心语义指代水面辽阔、水深呈青苍色的大型水域。该词由"沧"(表青绿色)与"海"组合构成,最早见于《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古代文献中常作为东海别称,现代汉语中泛称大海。在语言应用中,"沧海"既保留地理实体指代功能,如李白《行路难》"直挂云帆济沧海",又发展出比喻人事变迁的修辞功能,如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别来沧海事"。该词汇构成汉语中"沧海一粟"、"沧海遗珠"等14个成语或固定搭配,体现了其在语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工诗文,性僻难与人合。以作洞庭诗著名,时号许洞庭。棠久困名场,闻马戴佐大同军幕,招接文士,乃往谒之。戴一见如旧,留连累月,但从事诗酒,未尝问所欲。一日,戴大会宾客,命使以棠家书授之。棠启缄阅读,始知戴巳潜遣一介恤其家矣。咸通十二年,(公元八七一年)始进士及第,调泾县尉。至任时,郑谷赠诗,有“白头新作尉”之句。又曾为江宁丞。后辞官,潦倒以终。棠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