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简介

"沧海"是汉语标准词汇,读音为cāng hǎi,核心语义指代水面辽阔、水深呈青苍色的大型水域。该词由"沧"(表青绿色)与"海"组合构成,最早见于《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古代文献中常作为东海别称,现代汉语中泛称大海。在语言应用中,"沧海"既保留地理实体指代功能,如李白行路难》"直挂帆济沧海",又发展出比喻人事变迁的修辞功能,如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别来沧海事"。该词汇构成汉语中"沧海一粟"、"沧海遗珠"等14个成语或固定搭配,体现了其在语言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程廷祚·沧海的诗句(共1句)

【生卒】:1691—1767
【介绍】: 清江苏上元人,先世为安徽歙县人,原名默,字启生,号绵庄,晚号青溪居士。诸生。早年读颜元《四存编》,服膺其学,于是以颜李之说,弥缝程朱之不足。读书极博,而皆归于实用。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自此弃举业,闭户穷经。著有《易通》、《大易择言》、《尚书通议》、《青溪说》、《春秋识小录》、《礼说》、《青溪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