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边疆的诗句(共1句)

边疆简介

边疆是汉语词语,拼音为biān jiāng,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四年》,指靠近国界的领土或定居区与无人区的过渡地带。其内涵包含地理、政治与文化多重维度,广义分为陆疆与海疆:陆疆需具备邻国接壤的国界线和特殊人文自然特征,海疆涵盖领海基线外国家管辖的海域。在国防层面具有战略地位,历代采取军事管制或地方自治等治理方式,经济文化上形成与内地差异的发展模式。

该概念随国家形态演变而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原政权推动边疆融合,王朝疆域呈现稳定与波动并存的特征。现代中国边疆继承历史框架,陆疆多指边境省区,海疆依据国际法扩展至专属经济区,古今边疆既有历史延续性,又因主权观念差异形成不同界定标准。

老舍的诗词曲代表作

老舍(1899年2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