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边疆的诗句(共1句)

边疆简介

边疆是汉语词语,拼音为biān jiāng,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十四年》,指靠近国界的领土或定居区与无人区的过渡地带。其内涵包含地理、政治与文化多重维度,广义分为陆疆与海疆:陆疆需具备邻国接壤的国界线和特殊人文自然特征,海疆涵盖领海基线外国家管辖的海域。在国防层面具有战略地位,历代采取军事管制或地方自治等治理方式,经济文化上形成与内地差异的发展模式。

该概念随国家形态演变而发展。秦汉至隋唐时期中原政权推动边疆融合,王朝疆域呈现稳定与波动并存的特征。现代中国边疆继承历史框架,陆疆多指边境省区,海疆依据国际法扩展至专属经济区,古今边疆既有历史延续性,又因主权观念差异形成不同界定标准。

黄遵宪的诗词曲代表作

黄遵宪(1848年4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