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简介

白首,汉语词语,字面意指白色头发,原指代年老,后衍生为象征爱情忠贞的誓言。其读音为bái shǒu,注音符号为ㄅㄞˊㄕㄡˇ。

该词具有双重内涵:一为生理层面的年老意象,如“白首无成”形容年老未达成就;二为情感层面的婚恋承诺,如“白首之约”象征夫妻相守至老。两者皆借“白头”视觉意象传递时间绵长之意,前者多见于早期文献,后者多用于文学表达。

其词义演变可溯至秦汉典籍,《史记》等早期文献以“白首”直指年老,唐代韦庄中延续此意。宋代陈师道首次将其引入婚恋语境,明清文学如《聊斋志异》则强化其爱情象征,逐步形成双义并存的传统。

赵孟頫·白首的诗句(共1句)

赵孟頫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孟頫(fǔ)(1254年10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汉族,号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赵孟頫被行台侍御史程钜夫举荐,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赞赏其才貌,对他颇为礼敬。历任集贤直学士、济南路总管府事、江浙等处儒学提举、翰林侍读学士等职。累官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晚年逐渐隐退,后借病乞归。于至治二年(1322年)逝世,年六十九,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谥号“文敏”,故称“赵文敏”。著有《松斋文集》等。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