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首简介

白首,汉语词语,字面意指白色头发,原指代年老,后衍生为象征爱情忠贞的誓言。其读音为bái shǒu,注音符号为ㄅㄞˊㄕㄡˇ。

该词具有双重内涵:一为生理层面的年老意象,如“白首无成”形容年老未达成就;二为情感层面的婚恋承诺,如“白首之约”象征夫妻相守至老。两者皆借“白头”视觉意象传递时间绵长之意,前者多见于早期文献,后者多用于文学表达。

其词义演变可溯至秦汉典籍,《史记》等早期文献以“白首”直指年老,唐代韦庄中延续此意。宋代陈师道首次将其引入婚恋语境,明清文学如《聊斋志异》则强化其爱情象征,逐步形成双义并存的传统。

陈子昂·白首的诗句(共2句)

陈子昂的诗词曲代表作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骨峥嵘,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