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简介

白璧是汉语词汇中特指"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的专用名词,其核心定义来源于古代玉器的形制特征。该词语在汉语文化中衍生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可作为贵重礼器的实体存在,如《战国策》记载"献白璧一双"的典故,又承载着清白高洁的抽象意象,常与"青蝇"形成善恶对立的文化符号。在成语系统中,"白璧"构成"白璧青蝇""白璧无瑕"等固定表达,通过"青蝇玷玉""玉无瑕疵"的比喻手法,延伸出忠奸辨别的道德评判与完美无缺的品质象征。

张昌宗·白璧的诗句(共1句)

张昌宗(?—705年),定州义丰(今河北省安国)人,排行第六。人称六郎。
万岁通天二年(697年),张昌宗经太平公主推荐入宫侍奉武则天,张昌宗向武则天推荐了哥哥张易之。朝内高官、宗室并称易之、昌宗二人为五郎、六郎。
张昌宗官至春官侍郎,封为邺国公。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敕张昌宗和李峤张说等学士编撰《三教珠英》。
武周晚年,与其兄张易之把持朝政,败坏朝纲。神龙元年(705年)正十二日,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暐、袁恕己、李多祚等大臣趁武则天病重发动神龙政变,迎李显复辟,诛杀张昌宗、张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