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简介

白璧是汉语词汇中特指"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的专用名词,其核心定义来源于古代玉器的形制特征。该词语在汉语文化中衍生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可作为贵重礼器的实体存在,如《战国策》记载"献白璧一双"的典故,又承载着清白高洁的抽象意象,常与"青蝇"形成善恶对立的文化符号。在成语系统中,"白璧"构成"白璧青蝇""白璧无瑕"等固定表达,通过"青蝇玷玉""玉无瑕疵"的比喻手法,延伸出忠奸辨别的道德评判与完美无缺的品质象征。

杨炯·白璧的诗句(共1句)

杨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