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璧简介

白璧是汉语词汇中特指"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的专用名词,其核心定义来源于古代玉器的形制特征。该词语在汉语文化中衍生出丰富的象征意义,既可作为贵重礼器的实体存在,如《战国策》记载"献白璧一双"的典故,又承载着清白高洁的抽象意象,常与"青蝇"形成善恶对立的文化符号。在成语系统中,"白璧"构成"白璧青蝇""白璧无瑕"等固定表达,通过"青蝇玷玉""玉无瑕疵"的比喻手法,延伸出忠奸辨别的道德评判与完美无缺的品质象征。

王祎·白璧的诗句(共1句)

王祎[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人。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