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琼简介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杨维桢,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宋代熙宁、元丰诸家。文章冲融和雅,诗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著有《中星考》、《清江贝先生集》、《清江稿》、《间集》等。

  贝琼曾祖贝珪,宋理宗时由苏州徙崇德(今浙江桐乡),筑室语儿溪上,遂为史。史山即殳山(今属浙江宁双山乡)。贝琼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少年时即颖悟,性坦率,不修边幅而笃志好学,博通经史百家。师事同乡黄次山、会稽杨维桢。元末世乱,隐居教授,往来于华亭(今江苏江)、海昌(今浙江海宁)间,生徒集。又曾主教幽湖(今桐乡濮院)朱显道家。48岁时始领乡荐,游京师,作《真真曲》,由此知名。时张士诚据平江(今苏州市),贝琼隐居殳山,累征不就。

  明洪武三年(1370),举明经,召修《元史》。同官李敏卿等称其叙事直而不徇。史成,受赐归乡。洪武五年,奉

  明潘廷章《硖川图志》载:殳山又作芟山,西山之西北六里,高二十余丈,周七里,桐辖也。《桐邑志》曰:殳山,因殳仙而得名。殳仙名基,得导引术入千金乡,相传宋时人,登此山数年,跌坐而化……其地历史,据《石泾小志》载:“汉代为由拳县西南境,三国(吴)后改属嘉兴,五代(后晋)时又改属崇德,明代宣德五年(1430)后划归桐乡。至1950年,殳山又划归海宁双山乡。

  从贝琼的诗可以看出,他可能就是海宁当时的殳山人,有《殳山隐居诗》为证:病客从教懒出村,两山一昏昏。野都辞树,溪水如云欲到门。无复元戎喧鼓吹,试从田父牧豚。来青处士时相过,犹是平原旧子孙。”

  光

贝琼的诗词

  • 1.《次韵杨德中见寄明朝·贝琼五月大江满,白波如白云。看山重约客,载酒试从君。竹所宜频扫,桃源或未闻。龙蛇今已远,麋鹿任为群。
  • 2.《壬子夏端居二湖与二三子读书而苦热如焚一坐明朝·贝琼地僻从吾放,山深少客过。昏昏蒸酷暑,郁郁抱沉疴。断酒愁为敌,抛书睡作魔。云生空望雨,水涸不通河。唱和闻蛙吹,遨游记鹤坡。辋川移绝境,瀑布激悬波。数子论新好,诸翁...
  • 3.《秋怀·其二明朝·贝琼黄鹤日千里,潜鱼必深池。蠢兹橘中蟊,化蝶俄天飞。翩翩苦不已,倏忽胶蟊丝。两翅既摧折,何日回枯枝。非才慎所处,富贵亦何为。且尽一杯酒,物我共忘机。
  • 4.《冬夜·水阔三江地明朝·贝琼水阔三江地,山空十月时。寒花禁露变,独树受风欹。老大将何事,漂沦幸托兹。不忘忧国意,展转复成诗。
查看贝琼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