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颜简介

朱颜,汉语词汇,拼音为zhū yán,原指红润美好的面容,在古代文中逐渐发展为多义性审美意象,涵盖容颜、气色、年龄等层面。其既可形容青春美貌、和悦神色,也可代指美色或女子本身;在文学语境中常借喻年少时光,或表现醉羞赧时的泛红状态,体现汉语词汇的意象延展性。

该词最早见于《楚辞·大招》,历经汉魏六朝至明清持续演化。南朝鲍照以“陋荆姬之朱颜”对比容颜之美,李煜以“朱颜改”抒亡国之痛,宋代诗词多用于感叹青春易逝,明清文学则延续其多重隐喻。不同时期的作品通过“朱颜”传递容貌变迁、情感寄托等复合意象,形成“朱颜鹤发”“朱颜绿鬓”等成语,构成古典文学独特的审美符号。

汤式·朱颜的诗句(共1句)

汤式的诗词曲代表作
汤式,元末明初的重要散曲作家,字舜民,号菊庄,浙江象人。生卒年不详。元末曾补本县县吏,后落魄江湖。入明不仕,但据说明成祖对他“宠遇甚厚”。为人滑稽,所作散曲甚多,名《笔集》,今存钞本。作品多写景咏史之作,颇工巧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