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简介

芸薹(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 DC.)是十字科芸臺属的植物,别名芸苔,油菜,一年生草本,高30~90厘米。直立,基生叶大头羽状深裂,顶裂片圆形或卵形,侧裂片一至数对,卵形;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倒卵形、长圆形或披针形;总状序在花期呈伞房状,花鲜黄色,卵形;种子球形,紫褐色;花期3―4;果期5-6月。

芸薹,主要产于中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及四川等省份,多生长在田间、河塘边、坳里。喜冷凉,抗寒力较强,要求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可选择春播或秋播。

芸薹为主要油料植物之一,种子含油量40%左右,油供食用;嫩茎叶和总花梗作蔬菜;种子药用,能行血散结消肿;叶可外敷痈肿;茎木可作药用,有凉血散血,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用于血痢,丹毒,热毒疮肿,乳痈,疹,吐血等症状,在《新修本草》《食物本草》《本草求真》等均有记载。

丘逢甲·油菜花的诗句(共2句)

丘逢甲的诗词曲代表作

丘逢甲(1864年~1912年),汉族,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广东蕉岭),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1887年中举人,1889年己丑科同进士出身,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1895年5月23日,任义勇军统领;1895年秋内渡广东,先在嘉应和潮州、汕头等地兴办教育,倡导新学,支持康梁维新变法;1903年,被兴民学堂聘为首任校长;后利用担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咨议局副议长的职务之便,投身于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与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参与许秋筹划的潮州黄冈起义等革命活动。中华民国建国后,丘逢甲被选为广东省代表参加孙中山组织的临时政府。1912年元旦因肺病复发,1912年2月25日病逝于镇平县淡定村,终年48岁。台湾建有逢甲大学以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