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言简介

「遗言」作为汉语双音节词语,其核心义项指人在临终前留下的重要话语或书面嘱托。该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四年》'必城郢'的典故,经《荀子》《新唐书》等典籍引用后形成多重引申义,既包含前贤遗训的文化传承维度,也涉及法律文书层面的遗嘱功能。在近现代语境中,该词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司法实践和社会生活,如郭沫若《洪波曲》中记录的哀切遗言,莎士比亚对临终话语真理价值的哲学阐释,以及现代民事继承中的法律效力认定。

孙奇逢·遗言的诗句(共1句)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启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