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一日的诗句(共2句)

一日简介

“一日”是汉语常用词语,拼音为yī rì,本义指一昼时间单位,反义词为“终岁”。其核心含义为24小时的时间周期,见于《诗经》《史记》等典籍,并衍生出多重语义:既可特指白天(如“一日一宿”),也可泛指过去或未来的某日(如晋代《神仙传》),还发展出表示“一旦”“暂时”等副词用法。明清小说中口语化用法如“一日价”(意为“整天”)在《水浒传》《红楼梦》中均有体现。

该词的词义演变贯穿汉语史:先秦文献奠定其时间单位基础义项,汉代注释明确昼夜周期的定义。唐代孔颖达《尚书》疏与宋代真德秀著作进一步阐释时间范畴。副词用法萌芽于战国典籍《韩非子》《左传》,后逐渐发展为表示假设、转折的虚词义。历代文学作品既保留实用计时功能,亦通过修辞扩展其语义网络。

黄庭坚的诗词曲代表作

黄庭坚(公元1045年-公元1105年),字鲁直,自号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