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度,汉语词汇,拼音xū dù(注音ㄒㄩㄉㄨˋ),指“白白地度过”,源自唐代元稹《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该词既可用于描述光阴空逝,亦可作自谦年龄徒增。
词义包含双重维度:一指岁月空过;二指谦称年岁虚长。其核心语义在历代文人作品中延续。
该词自唐代确立基本语义后,历代文人不断深化其内涵。元稹在《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中提及,宋元时期见于关汉卿戏曲,至清代吴敬梓、李渔将其融入小说创作。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