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简介

无意,汉语词语,拼音为wú yì,最早见于战国道家典籍《列子·仲尼》,现代汉语中具有动词与副词双重词性。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一为主观层面表示缺乏实施某行为的意愿,如“无意当官”;二为客观层面描述言行非刻意为之,如“无意中透露秘密”。词义涵盖无意愿性与非故意性双重特征,与“故意”“存心”等反义词形成语义对立。

作为源自道家思想的词汇,该词在《列子·仲尼》中已记载其原始语义,指主体对某事物未产生主观意愿。随着语言发展,其词义逐渐扩展至行为结果的非自觉性描述,形成主客观双重义项并存的现代用法。在语义演变过程中,既保留了经典文献中的意愿缺失本义,又衍生出对偶然性、自然性行为的表述功能,最终定型为兼具动词与副词功能的双义项结构。

洪应明·无意的诗句(共1句)

洪应明的诗词曲代表作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里居、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明代思想家、学者,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除著名的《菜根谭》外,还编著《仙佛奇踪》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多记佛老二家故事。《仙佛奇踪》书序中介绍,他“幼慕纷华,晚栖禅寂”,说明他早年热衷于仕途功名,晚年则归隐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2年)前后曾经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