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端·胃的诗句(共1句)

胃简介

胃,汉语一级字,读作胃(wèi),“胃”是象形兼会意字。金文上部像装有食物的胃,外部的圆圈表示胃囊,“米”字部分表示胃中食物;下部是(肉),会肉质的胃脏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胃”。《说文·肉部》:“胃,谷府也。从肉、龱内加四点,象形。”(胃,消化谷物的脏腑。从肉、龱内加四点,像胃的形状。)

“胃”的本义为胃脏,是人和动物贮藏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有疾在肠胃间,不治将恐深。“胃口”一般指食欲。也比喻对事物的兴趣或欲望。

张伯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