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简介

荼蘼(tú mí),又称酴醿、荼縻,属蔷薇落叶或半常绿灌木,茎带钩刺,初夏开白,香气清雅,因其色黄如而名。原产中国,根、叶、花可入药。
荼蘼被视为春季最后绽放的花卉,象征繁华终结,宋王琪“开到荼蘼花事了”句被《红楼梦》引用,暗喻人物命运终局。佛教文化中部分学者将其联想为轮回象征,但实际与彼岸花不同属。其花语为“末路之美”,常喻青春逝去或情感落幕
唐宋文献如《群芳谱》记载其别名独步春、佛见笑等陆游杨万里等均曾题咏。名称历经“酴醿”“荼縻”等演变,宋代以花瓣制酒,明清记载“酴醿露”为外来香品,清代褚人获称其露水凝香

苏轼·荼蘼的诗句(共1句)

苏轼的诗词曲代表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