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简介

滔滔(拼音:tāo tāo),汉语词语,外文译作Surging,注音为ㄊㄠ ㄊㄠ,近义词包括滚滚、侃侃,反义词为涓涓。其本义形容大水奔流之貌,如《诗经·齐·载驱》载"汶水滔滔",毛泽东沁园春·》中"顿失滔滔"描绘黄河冰封景象。

该词引申义包含多重内涵:一指言语或事物连续不断,如五代王仁裕记载张九龄"滔滔不竭"的辩论才能,清代吴趼人描述"滔滔汩汩"的列举场景;二表盛大普遍,杜甫以"滔滔才略"赞刘判官,茅盾用"滔滔者皆是"反映社会现象;三作和暖与和乐之意,《楚辞·九章·怀沙》以"滔滔孟夏"形容盛夏阳气旺盛。现代文学中莫言小说延续了该词对连绵话语的比喻。

其最早见于西周《诗经》,战国时期《楚辞》拓展其季节描述功能,五代至明清文献多用于人物言谈描写,形成水流与言语的双重比喻体系。

姚燮·滔滔的诗句(共1句)

姚燮的诗词曲代表作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歌、书。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