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简介

太平(拼音:tài píng,注音:ㄊㄞˋㄆㄧㄥˊ)是汉语词汇,意为社会安定或平静无事,英语译为“peace and security”。该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大乐》“天下太平,万物安宁”,《史记》亦有“嘉保太平”的记载,南北朝时期曾作为梁敬帝年号(556-557年)。其内涵包含安宁的时世状态,《后汉书》载“旷然太平”描述社会秩序稳定,《五代史平话》以“太平时节”与“祸乱时节”对应。历代文献如《东周列国志》用“安享太平”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词义亦延伸至胜负高低等引申义项。作为地名,“太平”指代多个区域:湖北枣阳太平镇为千年古镇;哈尔滨太平区于2004年撤销并入道外区。安徽当涂县明清时期为太平府治所,四川剑阁县曾有太平乡建制。

崔日用·太平的诗句(共1句)

崔日用(673年-722年),唐朝人,滑州灵昌(今河南滑县)人,唐朝宰相。
崔日用是进士出身,因得到宰相宗楚客举荐被任命为新丰县尉,崔日用遂成为宗楚客的亲信,在太子李显复位为唐中宗后被骤然擢升为兵部侍郎,中宗李显暴崩后,遂投靠临淄王李隆基一党,并在相王李旦即位为睿宗后升任宰相。入相余便因与中书侍郎薛稷不和被免去宰相职务,外放为雍州长史。
睿宗李旦禅让之后,即位的玄宗李隆基欲除掉势大的太平公主一党,遂召崔日用商议。崔日用便为玄宗制定了完整的政变计划,太平公主一党倒台后因功入朝任吏部尚书,之后又因事被外放为常州刺史。开元十年卒于并州大都督府长史任上,时年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