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简介

"送客"是汉语双音节动词,拼音为sòng kè,注音符号为ㄙㄨㄥˋㄎㄜˋ,核心含义包含"为客人送行"和"主人示意使客人离去"双重语义。该词在传统礼仪中衍生出"端送客"的行为范式,即以端茶动作暗示宾客离席,既保持礼节又传递结束会面的信号。清代《文明小史》第三十一回"制臺送客時候獨約伯集明日搬進衙門"展现了官场送别场景,第四十九回端茶送客的描写印证了这种礼仪的普遍性。文言文例句"浔阳江头送客"中,"夜"作为时间状语修饰动词短语,展示了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特征。现代汉语工具书将其英文译为"see a visitor out",德语译作"einen Gast beim Abschied nach draußen begleiten"。

李贺·送客的诗句(共3句)

李贺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