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简介

"送客"是汉语双音节动词,拼音为sòng kè,注音符号为ㄙㄨㄥˋㄎㄜˋ,核心含义包含"为客人送行"和"主人示意使客人离去"双重语义。该词在传统礼仪中衍生出"端送客"的行为范式,即以端茶动作暗示宾客离席,既保持礼节又传递结束会面的信号。清代《文明小史》第三十一回"制臺送客時候獨約伯集明日搬進衙門"展现了官场送别场景,第四十九回端茶送客的描写印证了这种礼仪的普遍性。文言文例句"浔阳江头送客"中,"夜"作为时间状语修饰动词短语,展示了古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特征。现代汉语工具书将其英文译为"see a visitor out",德语译作"einen Gast beim Abschied nach draußen begleiten"。

陈陶·送客的诗句(共1句)

陈陶的诗词曲代表作
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