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简介

为汉语词汇,拼音shuò fēng,指北风或冬季寒风,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对寒冷气候的描绘。其意象常与严冬、肃杀等场景关联,如魏晋文以“朔风厉严寒”渲染孤寂,明清小说用“朔风凛冽”强化叙事张力。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史岑《出师颂》“朔风变楚”,原指北方音乐,后渐指冬季寒风。汉至魏晋时期多用于抒情,唐宋诗词将其融入自然意境,如陆游“朔风卷地吹急”;明清小说借其烘托环境,如《红楼梦》以“朔风侵肌裂骨”刻严寒。现代文学延续此意象,冰心笔下“朔风卷落黄叶”象征生命凋零。历经千年演变,朔风始终作为汉语中冬季物候的典型符号存在。

李东阳·朔风的诗句(共1句)

李东阳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