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简介

为汉语词汇,拼音shuò fēng,指北风或冬季寒风,多用于文学作品中对寒冷气候的描绘。其意象常与严冬、肃杀等场景关联,如魏晋文以“朔风厉严寒”渲染孤寂,明清小说用“朔风凛冽”强化叙事张力。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史岑《出师颂》“朔风变楚”,原指北方音乐,后渐指冬季寒风。汉至魏晋时期多用于抒情,唐宋诗词将其融入自然意境,如陆游“朔风卷地吹急”;明清小说借其烘托环境,如《红楼梦》以“朔风侵肌裂骨”刻严寒。现代文学延续此意象,冰心笔下“朔风卷落黄叶”象征生命凋零。历经千年演变,朔风始终作为汉语中冬季物候的典型符号存在。

连文凤·朔风的诗句(共1句)

连文凤(1240-?)字百正(一作伯正),号应,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宋太学生,仕展不详。宋亡,与诸遗老吟诗唱和,人泉吟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其诗被推为第一,评语曰:“众杰作中,求其粹然无疵,极整齐而不窘边幅者,此为冠。”著有《百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