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卷"为汉语词汇,原指古代采用卷轴形态装帧的书籍,《南史·臧焘传》载"行止书卷不离手"。因汉代至唐代通行帛书与纸质卷轴形式,"书卷"成为古代文献载体的代称。该词衍生出文化象征意义,清代刘熙载提出书法应具"书卷气",指通过博览典籍形成的雅致气韵。元代关汉卿《窦娥冤》以"缥缃"代指书卷,印证其与古代帛书装帧的关联。北周庾信《自古圣帝名贤画赞》中"书卷犹开"的记载,展现其作为典籍载体的实物功能。
郑刚中(1088年—1154年),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