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简介

林(拼音:shān lín,注音:ㄕㄢ ㄌㄧㄣˊ)是汉语词汇,特指有山和树木的自然区域,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对地形分类的记载,并在《礼记·令》中作为祭祀场所出现。

该词具有地理实体与隐逸文化双重含义:既指代具体山林地区(如《周礼》所述包含毛皮动物与染色植物的生态系统),又衍生为隐士栖居地的代称(如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所述)。在相术中指左右额边发际间的面部区位,明清时期还形成与台阁体相对的山林体文学流派。

词源于先秦典籍,汉唐文学拓展其隐居语义,宋代通过苏轼王安石赠太傅制》强化仕隐对比。明代都穆《谭纂》记载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婉称,清代黄宗羲《辞张郡侯修郡志书》将其纳入文体分类体系。

戴复古·山林的诗句(共1句)

戴复古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影响,兼具江西诗派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