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神"是由"伤"与"神"组成的动宾结构汉语词汇,最早见于《韩非子·解老》。该词具备双重语义:既表示过度消耗精神导致的疲倦状态(如"劳民伤财"中的引申用法),也特指因情感波动引发的心理创伤(如李清照"莫道不销魂"词中表达的相思愁绪)。
在语言实践中,"伤神"常与"黯然""触目"等词构成成语,通过杜甫、白居易等诗人的文学创作深化了其情感表达功能。现代汉语中既保留古典用法(如中医理论中的情志致病描述),又与"伤脑筋""费心神"等口语化表达形成语义关联。
程嘉燧(1565~1643)明代书画家、诗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今安徽休宁)人,应试无所得,侨居嘉定,折节读书,工诗善画,通晓音律,与同里娄坚、唐时升,并称“练川三老”。谢三宾合三人及李流芳诗文,刻为《嘉定四先生集》,有《浪淘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