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神简介

"伤神"是由"伤"与"神"组成的动宾结构汉语词汇,最早见于《韩非子·解老》。该词具备双重语义:既表示过度消耗精神导致的疲倦状态(如"劳民伤财"中的引申用法),也特指因情感波动引发的心理创伤(如李清照"莫道不销魂"词中表达的相思愁绪)。

在语言实践中,"伤神"常与"黯然""触目"等词构成成语,通过杜甫白居易人的文学创作深化了其情感表达功能。现代汉语中既保留古典用法(如中医理论中的情志致病描述),又与"伤脑筋""费心神"等口语化表达形成语义关联。

白居易·伤神的诗句(共2句)

白居易的诗词曲代表作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