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简介

三代是汉语词语,拼音sān dài(注音ㄙㄢ ㄉㄞˋ),英文译为three generations,通常指中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该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论语·卫灵公》,原指夏、商、西周,秦朝后扩展至涵盖东周,周朝初期曾统称夏、商为"二代"。夏朝约存于公元前22世纪末至前17世纪初,商朝延续至前11世纪,周朝分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部分。历史上"三代"含义存在多重衍变:南朝鲍照《芜城赋》以三代指汉魏晋,清代李渔代指汉唐宋,另有泛指祖孙三代的用法。2024年考古发现印证三代相关历史:河南省二里头遗址揭示宫殿区4个分区的完整围墙布局,古城村遗址新发现壕沟与夯土墙推测为二里头都邑外围防御体系;殷墟洹河北岸探明都城干道网络,武官东地发现密集车辙痕迹,王陵区探出48座祭祀坑含三人殉象现象;三星堆遗址发现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玉石器作坊及水网遗迹,出土文物显示铜器铸造技术存在不同产地来源。西省昔阳县钟村墓地发掘夏商之际高等级墓葬,10号墓出土二里头文化因素绿松石牌饰,葬俗融合本土特征与周边文化元素,填补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

李商隐·三代的诗句(共1句)

李商隐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清乾隆五十四年《怀庆府志》记载,李商隐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