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简介

溶溶(róng róng)是汉语形容词,原指水流宽广或流动的样态,后衍生出多重释义。其基本含义包括形容水面、色等自然景象的广阔或荡漾形态,如“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月色溶溶”等。

在中医典籍中,“溶溶”被赋予特定语境含义,如《素问》以“溶溶未有定处”描述病邪初入体的流动状态,《难经》“腹溶溶若坐水中”则引申为体虚畏寒的症状。文学领域常以该词描绘弥漫、波光粼粼等动态意象,如“春桥南望水溶溶”“真气日溶溶”等。

该词应用始于早期中医文献,《黄帝内经》《难经》已载其医学用法,后逐渐扩展至文学领域。语义由自然现象描述延伸至人体生理状态比喻,形成涵盖水流动态、空间广延等多维度的释义体系。

元结·溶溶的诗句(共1句)

元结的诗词曲代表作
元结(719~772年),字次,号漫叟、聱叟,文学家。河南洛阳人,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大历七年(772)入朝,同年卒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