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简介

溶溶(róng róng)是汉语形容词,原指水流宽广或流动的样态,后衍生出多重释义。其基本含义包括形容水面、色等自然景象的广阔或荡漾形态,如“二川溶溶,流入宫墙”“月色溶溶”等。

在中医典籍中,“溶溶”被赋予特定语境含义,如《素问》以“溶溶未有定处”描述病邪初入体的流动状态,《难经》“腹溶溶若坐水中”则引申为体虚畏寒的症状。文学领域常以该词描绘弥漫、波光粼粼等动态意象,如“春桥南望水溶溶”“真气日溶溶”等。

该词应用始于早期中医文献,《黄帝内经》《难经》已载其医学用法,后逐渐扩展至文学领域。语义由自然现象描述延伸至人体生理状态比喻,形成涵盖水流动态、空间广延等多维度的释义体系。

胡寅·溶溶的诗句(共1句)

胡寅的诗词曲代表作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著作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注叙古千文》、《斐然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