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简介

秋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iū guāng,注音为ㄑㄧㄡㄍㄨㄤ,包含秋日的阳光与秋日的光景色两种释义。该词亦可指吴昌硕1910年创作的水墨《秋光》。

“秋光”既可形容秋季阳光的明净清朗,如唐代李商隐句“归路有秋光”描绘雨后秋阳,清代刘大櫆“悬皎日之秋光”喻示品格高洁;也常用于表现秋景意境,如陈子昂“秋光稍欲暮”勾勒季节流转,司空图“满目秋光还似镜”映照秋色澄澈。现代语境中,“品秋光”常与事结合,呼应节气文化中的时令关联。

该词语作为文学意象自唐代已见于诗文创作,宋代王安石钟山西庵白莲亭》以“秋光清浅”表现自然素雅,明代杨慎“行色秋光两潇洒”延续秋景的审美表达。

郑梦周·秋光的诗句(共1句)

郑梦周的诗词曲代表作

郑梦周(1337年-1392年),草名梦兰,9岁改名梦龙,字达可,号圃隐,谥号文史,朝鲜高丽王朝末期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朝鲜理学之祖。庆尚北道永川人。梦周祖上皆是武官,幼年发奋学文,自学成才,高丽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中举,十六年(1367年)受李穑赏识,出任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后因父亲去世,辞官守孝三年,回朝后任大司成,负责同中国明朝重建朝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