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简介

秋光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qiū guāng,注音为ㄑㄧㄡㄍㄨㄤ,包含秋日的阳光与秋日的光景色两种释义。该词亦可指吴昌硕1910年创作的水墨《秋光》。

“秋光”既可形容秋季阳光的明净清朗,如唐代李商隐句“归路有秋光”描绘雨后秋阳,清代刘大櫆“悬皎日之秋光”喻示品格高洁;也常用于表现秋景意境,如陈子昂“秋光稍欲暮”勾勒季节流转,司空图“满目秋光还似镜”映照秋色澄澈。现代语境中,“品秋光”常与事结合,呼应节气文化中的时令关联。

该词语作为文学意象自唐代已见于诗文创作,宋代王安石钟山西庵白莲亭》以“秋光清浅”表现自然素雅,明代杨慎“行色秋光两潇洒”延续秋景的审美表达。

柳永·秋光的诗句(共2句)

柳永的诗词曲代表作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有“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之说。柳永作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八声甘州》、《凤栖梧》等,现存有大量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