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简介

,汉语词语,具有三层核心释义:本义指秋季的自然象,引申为借故索取财物的社会行为,亦特指蟋蟀的别称。

作为自然意象,秋风常见于历代文创作。汉武帝《秋风辞》以“秋风起兮白飞”开启咏叹,曹操观沧海》借“秋风萧瑟”烘托江海壮景,张籍黄庭坚等诗人亦借其营造意境。明清时期,“秋风”衍生出“打秋风”等俗语,指假借名义敛财,多见于《牡丹亭》《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蟋蟀别名“秋风”则源于汉代避讳习俗,清代《事物异名录》明确记载该用法。

该词文学意象奠基于汉代《秋风辞》,经唐宋诗词发展形成稳定抒情符号。明清时期语义扩展至社会风俗层面,蟋蟀别称考据则集中于清代训诂著作,反映古代避讳文化对物种命名的影响。

楼钥·秋风的诗句(共1句)

楼钥的诗词曲代表作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
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
楼钥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