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简介

,汉语词语,具有三层核心释义:本义指秋季的自然象,引申为借故索取财物的社会行为,亦特指蟋蟀的别称。

作为自然意象,秋风常见于历代文创作。汉武帝《秋风辞》以“秋风起兮白飞”开启咏叹,曹操观沧海》借“秋风萧瑟”烘托江海壮景,张籍黄庭坚等诗人亦借其营造意境。明清时期,“秋风”衍生出“打秋风”等俗语,指假借名义敛财,多见于《牡丹亭》《儒林外史》等文学作品。蟋蟀别名“秋风”则源于汉代避讳习俗,清代《事物异名录》明确记载该用法。

该词文学意象奠基于汉代《秋风辞》,经唐宋诗词发展形成稳定抒情符号。明清时期语义扩展至社会风俗层面,蟋蟀别称考据则集中于清代训诂著作,反映古代避讳文化对物种命名的影响。

林昭·秋风的诗句(共1句)

林昭(1932年1216日—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中国苏州人。林昭1954年入北京大学新闻系学习,在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因公开支持北京大学学生张元勋的大字报“是时候了”而被划为右派,后因攻击无产阶级专政罪、反革命集团罪于1962年起被关押于上海市提篮桥监狱,在狱中书写了反对毛泽东的血书与日记。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狱中当着众多在押人员的面被宣判死刑,同日被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张春桥时任南京军区兼上海警备区第一政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