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简介

清气,汉语词语,读音为qīng qì,原指天空中清明之气,后引申为光明正大之气,出自南朝宋王僧达《答颜延年》。其内涵涵盖自然现象、伦理气质、环境状态及中医学理:既可指自然界的清朗气息,又象征高洁品行或清秀气质,亦用于形容冷清境地、无谓闲气;中医则用以指代水谷精微、清热疗法及秋令寒凉之气。

该词起源可追溯至《楚辞·九歌·大司命》,汉魏六朝诗文承袭其意象,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与哲学论述。明清小说常以“清气”描摹景物貌或人物特质,如《警世通言》形容人物“生得清气”;《灵枢》《素问》等医籍则赋予其专业医学含义,形成跨领域的语义脉络。

王冕·清气的诗句(共1句)

王冕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煮石山农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