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汉语词语,拼音为qīng lù,既指洁净的露水,亦是方言中对雨的别称。
该词自古为诗文常见意象:唐代虞世南《蝉》以“饮清露”喻高洁品格,宋代晏殊《浣溪沙》有“夜来清露湿红莲”之句,元代许有壬《定王台》以“清露”象征思亲之泪。白露节气中清露常被赋予民俗寓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其凝结原理,《本草纲目》提及收露养颜习俗。
方言用法最早见于明代杨慎《俗言·俗语反说》,记载贵州地区称雨为清露。历代文学典籍与方言文献共同构成了该词的语义脉络。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