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简介

乔木(拼音:qiáo mù)是汉语词语,指主干明显、植株高大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等。其外文名为macrophanerophytes,植物学定义为与灌木相对的高大树木,常见于绿化景观及用材树种。

该词涵盖常绿与落叶两类:常绿乔木如樟树、尾松等,叶片交替更新保持四季青翠;落叶乔木如白桦等,具有季节性落叶特征。在生态与人文层面,乔木既是主要用材和绿化树种,其果实也为人类食物来源之一。

词义可溯至先秦典籍,《诗经》以“南有乔木”形容高大树木,《孟子》引申为故国象征,后世文如《文选》、明清作品沿用此典。宋代文献《梦溪笔谈》《扬州慢》等沿用其本义,近代植物学明确其科学定义。

王冕·乔木的诗句(共1句)

王冕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煮石山农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