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简介

菖蒲(Acorus calamus L.),天南星科菖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横走,稍扁,分枝,黄褐色,芳香;叶基生,向上渐窄,脱落;叶片剑状线形,基部对褶,中部以上渐窄,草质,绿色,光亮;序梗二棱形,叶状佛焰苞剑状线形,肉穗序斜上或近直立,圆柱形;浆果长圆形,成熟时红色;花期6~9,果期8~10月。“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

南北两半球的温带、亚热带都有分布。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但多产于长江以南各省。菖蒲生于池塘、湖泊岸边浅水区,主要集中于海拔2600米以下的水边、沼泽湿地或湖泊浮岛上;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寒;宜在富含腐殖质、水分充足的土壤中种植;可利用种子进行繁殖。

菖蒲的根茎中含挥发油、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甾类及皂苷等化学成分。具有平喘、解痉、抗菌、抗性腺、镇咳和祛痰等药理作用。从唐宋起,古人便开始流行植菖,将菖蒲当作案头清供,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菖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古时端午节,百姓常喝菖蒲、带装有菖蒲的香囊,以补体强身、驱虫、避瘟、防病。

李贺·菖蒲的诗句(共4句)

李贺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因父亲名为晋肃,与进士同音,就以冒犯父名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后由于文学名气很高,担任了一名奉礼郎的卑微小官,留在京城。李贺本来胸怀大志,性情傲岸,如今作了这样一个形同仆役的小官,感到十分屈辱,就称病辞去官职,回福昌老家过上隐居生活。 李贺常骑着一头跛脚的驴子,背着一个破旧的锦囊,出外寻找灵感。他的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殒落了,年仅27岁。